中国科举史上曾产生八百多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百万余名举人,其中仅17人摘得「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的桂冠。本次展览将以时间为轴,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进士科的初创,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科举终章,串联1300年科举制度的演进轨迹。
展览将陈列清代「翁同龢行书对联」「骆成骧行书对联」等文物,具象化展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传奇,借助明代吴宽、清代张之洞等进士及第者的行书墨卷,阐释治国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通过《三字经句解旁训》《绘图增注七千字文》等文物,还原「蒙以养正」的教育初心。
部分展品
「通书」银挂件,清代,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中和堂《三字经句解旁训》印本,清代,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缪勷臣「文魁」木匾额,清代,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