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般若(1901-1968)为广东现代画坛重要画家之一、「国画研究会」的骨干成员,主张从传统内部去寻求艺术变革的途径。黄般若早期画作师法古人,临摹真迹,作品以花鸟、人物为主;1949年移居香港后,他开始专攻山水,并扬弃前人画法,观照自然,以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物象,探寻似与不似之间的现代表达。
本次展览分为「传统之根:黄般若的仿古山水作品」与「写生写意:黄般若的实景山水作品」两个部分,通过逾50件(套)山水作品,呈现黄般若从早年师古、怀古至晚年弃古的艺术轨迹,彰显他从传统中探索创新的艺术成就。黄般若早年雅好收藏鉴别,刻苦专研古画,朝夕相对,传移摹写,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础。明代陈洪绶及清代石涛、华嵒,是他尤为喜欢摹习的对象。他的仿古山水作品,师古而不泥古,得古人笔意意趣的同时又有自己的面貌,善于借助古法发展自己的表现力。
晚年的黄般若山水作品尽弃古法,别出新天。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先后陪同张大千、黄宾虹在香港写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中国画写生观念影响至深。1949年定居香港后,他的足迹更遍及港九新界和离岛,以香港景物入画。这一时期他的山水画作用笔简括,泼墨淋漓,画风清新灵动,以极具个人特点和现代观念的绘画语言,重新阐释文人写意山水画。
部分展品
《松下听泉图》,黄般若,1930-1940年代,纸本设色
《江岸停舟图》,黄般若,1930-1940年代,纸本水墨
《陶渊明诗意图》,黄般若,1940-1950年代,纸本设色
《仿米芾烟云图》(局部),黄般若,1930-1950年代,纸本水墨
《香港仔图》,黄般若,1950-1960年代,纸本设色
《水上人家图》,黄般若,1960年,纸本设色
《香港西贡图》,黄般若,1960年,纸本设色
《香港山水图》,黄般若,1950-1960年代,纸本设色
《小鸟天堂图》,黄般若,1964年,纸本设色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