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郑州博物馆文物专题展:妙相艺境、刻石隽永、土火造艺、翰墨双璧

排队时间  5分钟
51记录28想去

时间常设展 9:00 - 17:00 提前1小时停止入馆
周二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2024年10月1日至3日延长开放至18:00
展馆郑州博物馆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文翰街9号
展厅新馆一楼
费用Free(需预约)

郑州博物馆新馆专题陈列分为文物展和文化展两类,其中文物展包括「妙相艺境」「刻石隽永」「土火造艺」「翰墨双璧」等。

妙相艺境:馆藏古代造像艺术陈列

佛教造像在中国古代艺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汉之际,佛教由古印度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之传入的还有佛教造像艺术。经过长期演化发展,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

妙相艺境」展览分为「开元寺石刻造像」「馆藏金铜造像」等篇章,重点介绍郑州大海寺、开元寺的唐代石刻造像,以及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金铜造像,呈现郑州佛教造像的风格流变。

石棺,北宋,1974年出土于郑州开元寺遗址





刻石隽永:馆藏石刻拓片展

石刻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书法史的重要材料,郑州博物馆藏石刻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年代跨度上迄汉代,下至民国。「刻石隽永」展出馆藏石碑、墓志铭、画像砖拓片,带领参观者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

中国古代石刻的起源可追溯至殷商。春秋战国时期石刻逐渐增多,至秦代数量已相当可观,魏晋时期墓志铭刻的形制和内容得以固定。唐代产生出大量的丰碑巨制,宋代以后出现了少数民族文字碑、法书碑、白话碑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石刻。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原拓



翰墨丹青:馆藏书画艺术展

中国书画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历代文人墨客通过书画师法自然,借助画中的物象寄托某种愿望与情感。「翰墨丹青」展览展出郑州博物馆藏书画作品,以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创作者包括沈周、董其昌、龚贤、陈鸿寿、康有为、徐悲鸿等。

土火造艺:馆藏陶瓷艺术展

本展的主要展品包括郑州新密李家沟、商城等遗址出土的仰韶时期彩陶、龙山时期的灰陶,以及唐宋时期巩义黄冶窑、登封曲河窑、新密西关窑等生产的三彩、白瓷、青花瓷和珍珠地划花瓷等,体现了古代制瓷工匠的审美意趣和精神诉求。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是古代物质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郑州位居中原腹地,早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地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郑州商城等地出土的原始青瓷,则将我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提早到了3600年前。

白釉双龙瓷尊,唐代



中原象踪:馆藏古象化石展

如今郑州一带已不见野生大象活动,然而在河南14个地市已发现古象化石产地逾100处,有超过10个种属,这些古生物化石、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都证明河南地区曾经有象群繁衍生息。

中原象踪」重点展出距今4、50万年左右第四纪更新世的纳玛象化石,参观者可以通过化石想象其庞大的身躯,了解远古时期郑州一带的生态环境,探寻第四纪生物灭绝之谜。



翰墨双璧:《醉翁亭记》与《瘗鹤铭》碑刻展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记述了他在滁州为官时前往醉翁亭游玩一事。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应开封刘景文之请,以楷、行、草三体兼用的书体写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新郑高有闻依此而刻石。

苏轼书欧阳永叔《醉翁亭记》刻石,清代



《瘗鹤铭》是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书法作品,内容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作的纪念文字。《瘗鹤铭并序》刻石共有25块,现存23块。第一块记石刻主人的斋名,第二块为隶书的「心画」二字,其后记刻石名称、撰者,鹤的年岁、埋葬的情形和铭文等。

《瘗鹤铭并序》刻石第一块,清代



锦绣云霞:馆藏云肩艺术展

云肩也叫披肩,是古代置于肩部的一种绣品,最初只是用以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清洁,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物。云肩多以丝缎织锦制作,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上有富贵牡丹、多福多寿、连年有鱼等吉祥命题,明清时期常见于婚庆喜宴等场合。

锦绣云霞」展览展出郑州博物馆藏云肩绣品,以晚清民国时期藏品为主,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图腾神仙、花鸟鱼虫、戏曲人物、草木山水和吉祥符号等,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展现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民俗文化风貌。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09张照片
12条评论
zouxingyi
看着唐代佛像,感觉好宁静。感叹一下,里面至少三分之一的佛像都是来自荥阳的开元寺
imlee
妙相艺境,裸展,可以近看细节。
de_seele
郑州本地出土的金石佛教雕塑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4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