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配合「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研究」专案,将展出陕西省多家文博机构收藏的古代金银器60件/套,展品年代从商代晚期至清代,呈现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的发展历程。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从2014年开始,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及周大福大师工作室合作开展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研究」,首次以跨学科的方法复原古代黄金制作工艺,尝试勾勒黄金工艺发展的历史脉络。
部分展品
嵌绿松石蟠虺纹金柄铁剑,春秋晚期,1992年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
直刃短剑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剑柄蟠虺纹则是中原样式,此剑为中原与北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错金银管箍,秦,1980年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铜车马坑出土
西周开始车上设有伞盖,为了便于装卸,支撑伞盖的杆常分为很多节,银管箍起连接作用。
金框宝钿裙饰,唐,2002年西安南郊李倕墓出土
李倕(712-736)是唐高祖李渊的五世孙女。裙饰上满坠珍珠、宝石和金珠,代表了唐代珠宝工艺的最高水准。
银鎏金龟形银盒,唐,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后室出土
墓中《衣物帐》记载此物为「龟」,是唐僖宗的供养物;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盛放茶末的容器或熏香器。
银鎏金花鸟纹香囊,唐,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后室出土
墓中《衣物帐》记载此物为「香囊」,是唐僖宗的供养物,用于焚香。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