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即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Nestorianism),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唐朝时在长安一度兴盛。元代时由于大量色目人进入中国,景教信徒人数增加,蒙古克烈(Kerait)、汪古(Ongut),乃蛮(Naimans)三部族皆信奉景教,而据马可·波罗(Marco Polo)记载,北京、敦煌、扬州、杭州、温州、福建泉州都有景教徒和景教寺。
元代景教铜十字(Nestorian Crosses)铸于中国西北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高约3至8厘米,为平牌高浮雕饰件。铜牌背部带钮,方便系于衣服或腰带上,有可能作私人印鉴使用。精美的基督教与佛教图案及零星残留的红墨,证明这些独特的私人纹饰曾被押印于别处。虽然所有的铜十字皆经浇铸而成,尺寸、设计相同,但其纹饰均各具特色。
本次展览展出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收藏的100多件景教铜十字,它们原为1930年代英国邮政驻北京理事聂克逊(F. A. Nixon)的藏品,1961年被捐赠给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这些青铜牌饰主要是一种中心或方或圆,且四臂等长的「马尔他十字」(Maltese cross),还有以直条或弯条连接两臂的「叙利亚十字」(Nasrani Cross)。十字四臂始于同一中心,如阳光放射,以迎合「景教」中文译名的文义,即「光明的宗教」。
万字符从公元一世纪起成为常见的佛教符号,景教铜牌细部亦常见此符号,包括左旋与右旋「卍」字。许多十字铜牌的中心常见有万字符,证明基督教与佛教混合的风格,亦为景教的特点之一。
铜十字可从风格上分为四类,其中多件混用基督教与佛教图案,绝大部分因呈平头或圆头的十字架形,而被贯称「十字」;至于其他「十字」则采用动物图形,以鸟形为最,还有兔形、鱼形;另有部分则为几何图形,诸如太阳形和各种中式印章的形状。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