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

排队时间  3分钟
45记录154想去

时间2023年5月18日 - 8月27日 9:30 - 18:00
周日推迟至13:00开馆 周一、公假日及大学假期闭馆
展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地址香港中西区半山般咸道90号
展厅冯平山楼1楼及2楼
费用Free

为纪念著名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逝世50周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与法国五月艺术节(French May)联合推出本次展览,介绍毕加索少为人知的玻璃画创作。

「玻璃画」是1930年代法国画家让·克罗蒂(Jean Crotti)所创立的一种彩色玻璃艺术,其法文「gemmail」由珐琅彩料(émail)和宝石(gemme)两个词汇组成,体现出其色彩瑰丽、光彩炫目的特点。1950年代中期,毕加索为「gemmail」玻璃画的精巧技艺所吸引,称之为「一种新艺术的诞生」,并亲身探索这种媒介的可能性。

毕加索与法国艺术家罗杰·马莱伯-纳瓦尔(Roger Malherbe-Navarre)的工作室合作,利用组合、层叠和黏贴彩色玻璃片的方式,将其部分代表性画作转化为玻璃画,并配合光线投射重新演绎画作。这些玻璃画以6至7层不同色彩的玻璃片组合而成,在灯光下显得剔透而立体,格外瑰丽迷人。

目前存世的毕加索玻璃画作不超过50幅,本次展览汇集其中的19幅作品,是近20年来毕加索玻璃画的首次大规模展出。展品涵盖毕加索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并且多以他的亲友为主角,比如《母亲和孩子》采用新古典风格描绘第一任妻子 Olga 与长子,《Marie-Therese Walter 的肖像》以立体主义手法表现当时的灵感缪斯、情人 Walter,观者得以通过作品感受毕加索的一生。

部分展品

《女王伊丽莎白》,1954-1957年



《女人半身像》,1954-1957年



《母亲和孩子》,1954-1957年



《Marie-Therese Walter 的肖像》,1954-1957年



《坐着的女人》,1954-1957年



《自画像》,1954-1957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50张照片
15条评论
Kinley Dong
周三下午运气很好,遇到美术博物馆的馆长Dr. Kraemer, 带着我们拾级而上,绕着圈,看毕加索的画。展厅中央投射的天光变化,抵达剔透的玻璃画,折射出光影流转,和亮光闪闪,画作的明度、色相,在每一瞬间都释放出细腻的转变。很衬馆长回答所说,art is now, at this moment。进入艺术家的线索:艺术是可塑的换位思考,在于自身,在于当下。
看展的Feynman
比较小型的一个展览
行走的海风
为纪念毕加索逝世50周年,香港大学美术馆举办了“巴勃罗·毕加索:玻璃画像”展览,展出毕加索仅在1954至1957年间创作的玻璃画作品。这是毕加索罕为人知的艺术创作,是他晚年时期对艺术媒介的一种探索(也不得不让人联想马蒂斯晚年时期玩剪纸),文献和著作中很少提及,同类型展览也寥寥无几。目前存世毕加索玻璃画作不超过50幅,此次展览汇集其中19幅,均来自私人收藏,是继1998年日本四次展览之后二十年来的首次大规模展出。展品涵盖了毕加索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绝大多数均能找到油画原作,想来一定都是作者最爱的作品。透过发光灯箱,毕加索以玻璃片当做笔触,层层压叠,贴成玲珑剔透的玻璃画(gemmaux),与普通绘画相比,这样的创作更加立体,似乎也可以通过大大小小不同色彩的玻璃碎片看到作者用笔的过程,以及他眼中对这世界人与物的解读。展厅一层是毕加索自画像和他身边的女人们,不难理解策展人试图用毕加索丰富的情感暗线来表达作者的艺术人生。二层的一组静物写生,则可以看到毕加索艺术创作从古典到现代的递进过程。我无法形容亲眼见到这些作品的感受,无论是宏观的女人、鸽子、花果,还是微观的碎片、颗粒、气泡,都呈现出变化万千的状态,再好的相机也没办法纪录眼睛所见,唯有亲临现场方可感受。展览将于本周末结束,博物馆也将于8月25日特别延长开放时间至晚间20:00,邀请观众于黑夜中欣赏毕加索的玻璃光影艺术。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4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