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余友涵近50年创作的代表作,以及部分最新画作,通过展示他艺术生涯的关键点,呈现创作的整体脉络。
余友涵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与某些西方艺术流派的显著共同点是具有抽象审美。他很早就显示出抽象概括的画面表达能力,创作的具象画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抽象作品也时常融入具象的元素。
《静物》,纸本油彩,1979年
余友涵1943年出生于上海,1973年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他的绘画创作与中国近50年的历史同步,始终通过架上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过去50年社会变迁的所思所想。
《斗兽场》,布面丙烯,1988年
他的绘画创作从时间上可以分为早期风景、早期抽象、前期波普、后期波普、沂蒙山风景和后期抽象等阶段,各系列在时间上相互重叠,绘画语言和题材也存在着相互穿插。
《兵马俑在沂蒙山》,布面丙烯,2017年
近期作品的题材和形式继续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富性,从灵感来自于包装盒的《六面体拆解组合》,到描绘月球表面的「写实」作品,表现了他将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创作方式。
《月色》,布面丙烯,2016年
《轮回图》,布面丙烯,2017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