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因境内的荆山而得名,最初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春秋时楚国迁都到郢,荆州城开始崛起,汉晋以来,相对安定的荆州成为了北方流民的迁入地。此后荆州逐渐确立起作为军事重镇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也由九州之一逐渐演变为城市名,又因其处于沿江平原和丘陵而得名「江陵」。
本次展览是吴文化博物馆「新九州」系列的第二期,分为「封国南土」「坚甲厉兵」「南国重镇」三个专题,通过156件(套)文物梳理荆州地区的发展轨迹,彰示楚文化的独到韵味。
玉虎,新石器时代后石家河文化
东周时期的荆州为楚国的领土。楚人自称颛顼后裔,商末时投附周人,周成王时建立政权,国姓为芈姓。随着周室趋于衰落,荆楚国家的独立性渐渐提高并谋求扩张,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征服了江汉流域诸多侯国,形成地广千里的南方大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荆州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北依汉水,南临长江,控扼着从中原地区向湖南等地进发的要道,同时也是长江水道上的重要卡口,自古便是南北水陆交通的要冲,历代王朝皆屯兵置府于此。本次展出的相关文物凸显了荆州的军事重要性以及该地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特征。
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亦推动了荆州的经济繁荣,秦汉以降,荆州成为长江中上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晋室南渡及唐五代,随着人口大量迁入,荆州进一步发展为南方重镇,还被南齐、南梁政权定为国都。「江陵城」亦是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地名,体现了荆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成就。
部分展品
铜甗,战国
鸟云纹漆耳杯,战国
一凤二龙相蟠纹绣绢,战国
「王」字蝉翼纹铜矛,战国
木刺,三国吴
「郝客斗」铜量,西汉
三彩屋,唐代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