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文化为主题,以「乐队」为叙事主线,汇集近200件(套)文物及展品,通过「序曲」「前奏」「背景音」「交响」「尾声」五个板块,系统重构十世纪乐舞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风貌。
「前奏」部分回溯汉唐乐舞传统,阐释汉代「乐舞百戏」与隋唐「九部乐」「十部乐」的融合脉络;「背景音」部分依托近年考古发现的图像与文献资料,引导观众在具体历史语境中认识五代乐舞艺术的两大体系:承袭唐代宫廷的「燕乐」与流行民间的「散乐」,展现社会审美的多样化与唐宋之际乐舞转型的关键特征。
「交响」部分作为展览核心,以五位历史人物墓葬中的乐舞文物为主体,构建一场跨越千年的「乐队合奏」:前蜀王建墓永陵「二十四伎乐」石刻图像再现唐代宫廷燕乐阵容;后蜀赵廷隐墓彩绘陶乐舞俑还原《花间集》中的宴乐场景;李茂贞夫妇墓砖雕与壁画展现王侯家的乐舞生活;冯晖墓彩绘浮雕乐舞画像砖、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散乐浮雕虽实物未至,却以沉浸式场景与多媒体交互,生动展现歌舞场面与乐队演奏场面。
本次展览由粤、川、陕、冀四省文博机构联合呈现,一批重要文物首次亮相广东,包括赵廷隐墓乐舞俑、李茂贞夫人墓「乘凤驾鹤西游图」砖雕等。
部分展品
镇墓兽,五代十国时期
双人首蛇神俑,赵廷隐墓出土
观风鸟俑,赵廷隐墓出土
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