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注意 10 天内闭馆时间
2025年1月2日起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展览通过「现场人物」、「现场生活」、「现场环境」、「历史现场」等篇章展开叙述,探讨和梳理了当代水墨发展的新可能性。
其中,李惠昌的作品以纯净而轻柔的笔墨,在薄而灰的调子里牵引出个人的内心抗争、反叛与怪诞的状态。
李周卫的作品则描绘被大面积空白包围着的弱小人群,从群体性生存状态的角度刻画「现场人物」。
李津就其「生活」中饮食男女之「现场」,不加掩饰径直表现,既有生活的真实性又有艺术的调侃性。
王南溟用宣纸拓印的方法,把郑州西流湖干裂的土地事件凝为视觉形式,将「环境现场」加以讨论。
毛冬华对水墨画的探索,则是将传统笔墨的意趣融入到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和全新画面形式的构建中。
邱志杰的《上元灯节》刻意营造具有历史感的现代都市人文画面,一切因时间的植入,让历史场景当下化,把人带入整部绘画史、文学史中。
参展艺术家:
杜小同、郭捷忻(新加坡)、郭孟浩(中国香港)、黄琮瑜(中国香港)、洪成旻(韩国)、黄千伦(中国台湾)、金英三(韩国)、雷大卫(澳大利亚)、雷子人、李重重(中国台湾)、李惠昌、李津、李周卫、刘琦、刘妍、林铨居 (中国台湾)、毛冬华、倪再沁(中国台湾)、邱志杰、秦风、陈玲娜(新加坡)、文凤宣(韩国)、魏青吉、邬一名、王南溟、许静、袁顺、朱兴华(中国香港)、郑光熙(韩国)、张富峻(中国台湾)、威廉姆·肯特里奇(南非)。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