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人类个体行为产生的结果持有严格的责任意识,创造了「业」(karma)的概念,意为「行为」,所有人都会带着自己造的「业」世世轮回,直到成佛。「业」的概念与佛教一同在亚洲各国传播,与当地有关死后世界的想象结合,产生了特有的来世观念。
在日本,平安时代佛僧源信(Genshin)搜集各种有关「地狱」和「极乐净土」的资料,著成了对日本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往生要集》,使日本人对「来世」的渴望与不安更加强烈而坚固。「地狱」被细致入微地描绘成一个极其恐怖的世界,促成绘画、雕刻、工艺品等多彩作品的产生。而期盼获得救赎的愿望使「来迎图」、「净土图」等描写极乐世界的净土宗美术繁荣。
源信著《往生要集》六册,1253年,龙谷大学图书馆藏
《熊野观心十界曼荼罗》,江户时代,日本民艺馆藏(8月8日-9月3日展出)
《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室町时代,京都知恩院藏(7月15日-8月6日展出)
本展通过象征「恐惧」与「向往」的地狱与极乐美术,解析日本人的生死观与来世观。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近世的民间艺术中出现了用幽默风趣的手法描写地狱的作品,可谓「开心的地狱绘」,在本展中也会受到关注。
展览分为前期(7月15日-8月6日)与后期(8月8日-9月3日),前后展品有所不同。
日本著名妖怪题材漫画家水木茂(Shigeru Mizuki)的《水木少年与鬼婆婆的地狱巡游》,2013年,水木Production
《地藏十王图》,室町时代,龙谷博物馆藏
「善恶双六」之《极乐道中图绘》,1858年,黒川玉水,龙谷大学图书馆藏
《十王图屏风》,江户时代,日本民艺馆藏(8月8日-9月3日展出)
《地狱极楽変相图》,江户时代,白隐禅师,静冈县清梵寺藏(8月8日-9月3日展出)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