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艺术巨匠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可以说是一位专注于描绘「人」的艺术家。他在逾70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创作出充满强烈存在感的人物形象,探讨生命与死亡、战争与和平、爱情与欲望等普世性主题与情感。
本次展览聚焦毕加索的人物画,集中展出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新入藏的毕加索作品,并借展日本其他美术馆的藏品,通过共计34件绘画、素描、版画及文献,呈现艺术家从青年时期到晚年人物画创作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引领参观者一窥其艺术创作的核心。
《路易斯·阿莱曼尼肖像》,Pablo Picasso,1899-1900年,纸本水粉、水彩、炭笔画
毕加索早年在西班牙的美术学校接受过专业的素描训练,掌握了精准把握并再现人体的基础技巧。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渴望创新,借鉴讽刺画的表现手法,通过幽默的夸张、简化和变形来表现人物形象。随后他发明的立体主义颠覆了传统的人体美学理想,将人物画转变为艺术实验的新领域。
毕加索的人物画创作主题多变,早期聚焦社会边缘人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转向古典题材,晚年则围绕「画家与模特」展开探索。然而,肖像画始终占据着其创作的核心地位,这些肖像画大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委托创作,而是他信笔描绘的家人、朋友及恋人。特别是对于曾出现在生命中的灵感缪斯们,他会不断变化技法与风格反复加以描绘,由此诞生的一系列肖像画为观者构建出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也反映出毕加索情感的变化游移。
部分展品
《男人头像》,Pablo Picasso,1912年,蚀刻版画
《红色胸衣》,Pablo Picasso,1953年,布面油画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