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选取古籍、书画、碑刻拓片、文房用具等「桐城派」相关文物200余件,梳理桐城派的兴起、发展与影响,帮助参观者了解清代文人为官、为文、治学、生活等各项日常。
明清时期,一般将先秦汉唐以来的散体文称作「古文」。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古文流派,其代表人物多为安徽桐城人,故以地域命名。他们以唐宋八大家古文为宗,尊从程朱理学,主张文以载道,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古文创作理论,留下了丰富的散文作品。
桐城派以「义理、考据、辞章」为宗旨,成就又不仅限于文学一门,他们在学术、教育、文化、艺术、政治、外交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桐城派以师承关系为纽带,传承绵延两百余年,归聚作家一千余人,影响遍及全国。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