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文化展

排队时间  0分钟
7记录9想去

时间2021年9月17日 - 11月24日 9:00 - 17: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地址重庆渝中区人民路236号
展厅二楼临展厅B
费用Free(需预约)

本次展览共展出广东省博物馆的超过80件与「荔枝」相关的藏品,涵盖绘画、陶瓷、玉器、木雕、漆器、剪纸和荔枝标本等,从自然、艺术、生活三个角度,解读这种水果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形象,探究荔枝的社会文化内涵。

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早在西汉时就有南越国王赵佗向汉高祖刘邦进贡荔枝的记载。甜美多汁的荔枝自古就广受人们的喜爱,不仅被赋予了多子多孙、大吉大利等美好寓意,更是催生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名句。

部分展品

白玉雕双荔枝



锡胎雕漆荔枝纹小碗



广彩花果徽章纹镂空椭圆形水果托盘



粉彩折枝花果纹墩式碗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5张照片
4条评论
Diana
人很多,也很闹,但值得。
yinyueyue
展品不多,但挺可爱,建议不要节假日去
Sasha7749
关于一种水果的前世今生,也可以办出一场展览 展览|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文化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21年10月17日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上映第二天,他的前妻洪晃就发了一篇微博,说春秋时还没有面条,陈导在电影中让葛优吃面,这事太没面子,她不禁“内牛满面”。 中国食物的发展和引进史,随便一碰,就会让人“内牛满面”,心疼咱老祖宗就没啥可吃的。现在的日常吃食,原产地动不动就漂洋过海远了去,舌尖上每天都是联合国。 但我最近发现,进出口商贸做得那么火热的唐朝,国母娘娘喜欢吃的荔枝,倒是地道的国货。 先看荔枝的名片:Litchi chinensis Sonn.,英文Litchi或Lychee。 这种原产于中国南部的水果,早在西汉时就有南越国王赵佗向汉高祖刘邦进贡荔枝的记载,所以杨贵妃并不是第一个吃贡品荔枝的皇室成员。 古时交通不便,杨贵妃为什么偏爱吃荔枝,只能说是她小时候吃过。小杨是四川人,所以她印象中的荔枝,一定是四川味的。那么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slogan的大唐快递,八百里加急运到长安的荔枝是从四川发货的吗?还真不一定。这个发货地到现在还是千古之争,尚无定论。 写过大唐第一情史《长恨歌》的白居易,还写过一篇《荔枝图序》,我初中时背过,现在还记得:“荔枝生巴峡之间”,其中名句是“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读起来软糯多汁,如同荔枝的口感,字的笔画又多,所以是考点。 虽然白居易说荔枝是四川的,但后人考证发货地是广东。话说高力士是广东高州人,听说娘娘喜欢吃荔枝,就给自己老家的荔枝园接了这个大单。他曾多次回高州探访,高州现在还有被传为“贡园”的荔枝园,以及高力士用麻竹密封荔枝等民间传说。 我上次到泸州,当地人也跟我说,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四川发货的,若从广东走就太远了。 高力士或许有振兴家乡经济之功,但这事他也不好张扬。广东荔枝的代言人应该是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他贬谪惠州时发的朋友圈,他这一金句,比白居易那句“荔枝生巴峡之间”的小小注解要流传更广,从此,在中国人心目中,荔枝原产地就定格在岭南了。 我初中时还学过一篇课文,是杨朔写的《荔枝蜜》,说的也是广东从化的荔枝园。九十年代,我在广州工作过一年,有小伙伴邀我去从化的荔枝园里摘荔枝,都说荔枝上火,广东又湿热,当地小伙伴教我一个办法,说不要用手剥壳,要用牙齿咬荔枝壳,荔枝肉上火,但荔枝壳是清火的,这样吃就不会长痘了。这一点我没有查证过,但当时小姑娘扁扁的声音,就像认真的印刷体,她那带广东腔的普通话,我至今还记得。 老百姓也爱吃荔枝,“脍炙人口”的是它本身的香甜口感,与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比起来,他们更喜欢玩谐音梗,比如多子多孙、大吉大利、一本万利等。岭南的戏剧、建筑,都有荔枝主题。 本次展览的80多件藏品,是广东省博物馆提供的,涵盖绘画、陶瓷、玉器、木雕、漆器、剪纸和荔枝标本等,根据展览提供的数据,目前荔枝的产量,岭南占压倒优势。 荔枝出口,大约可以远溯到东汉,当时是作为贵重的外交礼物赠予外国使节。 北宋蔡襄的《荔枝谱》则记载了福建荔枝远销北戎、西夏、新罗、日本、琉求、大食等地。 元代周达观出使真腊(今柬埔寨),把荔枝种子送给当地居民,撒在暹粒的八角山上,荔枝长满山坡,山也改名“荔枝山”,据说现在是柬埔寨著名的旅游景点。 我现在吃的荔枝,也是我二舅从岭南寄来的。我二舅创业有成,客居深圳,每年夏天,他都要快递荔枝过来。把带着冰包的盒子打开,荔枝颗颗“壳如红缯,膜如紫绡”,个大,核小,得赶紧趁新鲜吃上一把,剩下的要尽快放进冰箱,稍一耽搁,就“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一旦“离枝”便不耐久存,而偏又要负载着亲情爱情,千里传递,这次第,怎不教人“内牛满面”。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4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