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16世纪至19世纪涉及中国的东西方地图,通过「多种中心主义」「测量的灵活性」「知识的传播」「翻译」「想象的世界」「香港」等多个单元,讲述过去500年来「中国」在地图中的意象演化。
「多种中心主义」(Many-Centrisms)单元展区以《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和《坤舆万国全图》为核心展品,结合来自各国的地图集,演示各种不同的地理中心论说。「测量的灵活性」单元展区介绍的是地图制作者对科学测量的非绝对依赖,以及地理测量技术进步的曲折过程。
「知识的传播」单元展区关注地图在知识传播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中外地图制作者的相互借鉴。「翻译」(Translations)单元展区探讨地理知识由文本到可视化地图的跨媒体转换,以及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包括译者对遥远国度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重新诠释。
「想象的世界」单元展区分别以宗教观念、社会和政治理想、讽刺幽默为侧重点,证明利用地图将想法具象化的可能性。「香港」单元展区以19世纪殖民时代的香港地图为主要展品,带领观众一窥早期城市发展景象。
部分展品
《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约1680-1720年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黄千人,约1814-1816年
《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其毗邻岛屿的地图》,约1590年
《顺天地图》,Jan Jansson,约1657年
《中国地图》,Cornelis de Jode,1593年
《世界第二年代》(The second age of the world),Hartmann Schedel,1493年
《小丑头世界地图》(Fool's Head World Map),约1580年
《香港地图》,Edward Belcher,1846年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