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迁至沈阳,兴建沈阳故宫。本次展览分为「维沈之阳」「敦化合流」「古韵新声」三个篇章,通过逾100件文物及史料系统呈现沈阳故宫四百年历程。
自1625年始建大政殿,到1783年增建文溯阁等建筑,沈阳故宫的营建跨越一百五十余年。展览第一篇章从建筑形制、布局规制、审美特色等角度,剖析沈阳故宫集萃汉、满、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装饰元素,融合宫殿建筑与地域建筑特征的风貌。
1671年,康熙帝正式开启清帝东巡之制,此后的158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先后十次东巡,沈阳故宫则在清帝东巡期间被用于举办皇家典礼仪式。第二篇章重点介绍沈阳故宫作为「陪都宫殿」的功能地位及其演进过程。
1914年,沈阳故宫所藏11万余件文物,运至北京故宫「内务部古物陈列所」,部分文物之后又随故宫文物南迁。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故宫迎来了保护与利用的新纪元。展览第三篇章聚焦沈阳故宫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剧变中的命运与新生。
部分展品
皇太极御用腰刀,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皇太极御用黄色暗团龙纹常服袍,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砖刻汉文盛京城怀远门门额,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八年款铜镀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大吕,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丙申年款灵璧石黑漆描金云龙纹编磬· 倍南吕,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画册之《晴雯笑贴绛云轩匾 宝玉领秦钟拜贾母》,孙温、孙允谟绘,旅顺博物馆藏
武英殿刻本《皇朝礼器图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款粉彩双凤耳百鹿尊,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