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

排队时间  0分钟
50记录45想去

时间2023年7月1日 - 11月8日 9:00 - 21: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澹台街9号
展厅吴文化博物馆(第一特展厅)
费用Free(需预约)

本次展览将呈现来自云冈石窟的石刻造像,结合北魏时期的陶砖陶俑、玻璃钵、碑刻及复制壁画等文物,探索云冈对北方中原地区石窟造像的影响,尝试讲述「云冈模式」如何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经典审美范式。

公元398年至494年,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史称「平城时代」。北魏统治者积极仿效中原制度,推动了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一进程也体现在云冈石窟的佛教造像之中。

石窟艺术的「云冈模式」由考古学家宿白提出,是对我国淮河以北早期石窟进行研究分期的标准尺度。宿白将云冈石窟分为三期:460-470年的昙曜五窟,是平城僧俗工匠在云冈创造的新模式;471-494年,造像风格迅速汉化,造像故事题材增多,佛像面容清秀,具有汉式「褒衣博带」的特征;494-524年,石窟窟室式样急剧变化,装饰出现不少新样式,个体造像更为清秀。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模式」与「云冈文化」既是佛教造像的中国经典,也是文化传承的中国典范。北魏之后,东西魏、北齐、北周开凿了数量可观的中小型石窟,在承袭「云冈」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博取众长,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石窟艺术源流之地。

部分展品

平国候韩弩真妻碑,北魏



玻璃钵,北魏,2002年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出土



甲骑具装俑,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



佛头像,北魏,2018年云冈石窟附近出土



交脚菩萨像,北魏,1991年云冈石窟窟前采集



天宫伎乐,北魏,2018年云冈石窟附近出土



佛立像,东魏,定县出土



石雕坐佛像,北魏正光二年(521年),1957年沁县南涅水出土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103张照片
14条评论
香草猫
展品不错的,很精美,值得夸奖的是展览的小册子做得很好!
kiwi
很推荐至少为了南涅水石刻参观一下,本馆所在的沁县交通不便,而且选过来的几样都是南涅水的精品(南涅水大部分都是具有趣味但工艺比较粗拙的民间雕刻)。脉络梳理得也比较清楚,比起网红苏州博物馆更推荐来吴中。馆旁边有路可以走到国保宝带桥,附近刚修好变成了市民公园。
aprilpan
很有深度的学术展 上午十点碰到一位非常专业的志愿讲解 受益良多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3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