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排队时间  5分钟
51记录176想去

时间2022年11月12日 - 2023年5月14日
10:00 - 18:00 周五延长至22:00
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1月22日、23日闭馆
展馆M+博物馆
地址香港九龙博物馆道38号西九文化区
展厅西展厅、展演空间、地下大堂、光庭、潜空间
费用全票:240港币

为庆祝开馆1周年,M+博物馆推出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大型回顾展,将陈列逾200件展品,包括绘画、素描、雕塑、装置及档案资料等,通过「无限」「积累」「全面连结」「生物宇宙」「死亡」和「生命的力量」六个主题,全面呈现草间弥生1945年至今的创作生涯。

草间弥生(1929-)以创作重复出现的网格和波点图案作品闻名,涉足绘画、雕塑、装置等多个艺术领域。她在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发展出独树一帜的核心美学和人生哲学,致力于以艺术连系人心、治愈心灵。

在追溯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外,展览也将呈现3组草间弥生的全新创作:M+委约创作的大型装置《神经的死亡》色彩绚丽,立体诠释艺术家的经典主题「无限的网」;《圆点执念──渴望天堂的爱》在标志性的镜面空间注入圆点和悬浮气球元素,塑造出宛如万花筒世界的感官体验。而在地下大堂,公众可以欣赏到两件名为《南瓜》(2022)的大型雕塑。

部分展品

《安息之沼》,草间弥生,2014年



《肖像》,草间弥生,2015年



《性爱执念》,草间弥生,1992年



《太平洋》,草间弥生,1960年



《玉米的枯叶》,草间弥生,1945年



《无题(椅子)》,草间弥生,1963年




展览海报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207张照片
17条评论
跑步散步
太多人拍合照了,比起展览更像网红打卡景点
心深处的黒天鹅
草间弥生作为艺术展的常客、商业品牌最爱的艺术家,在香港举办的个展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大展从一组自画像开始,1950年到2020年,草间弥生70年的自我观照,让人想到了伦勃朗。印象深刻的是绘于1950年的第一幅自画像,一个很像胚胎细胞的粉色圆形出现在画面中央。这个圆形是草间艺术的发端,也成为整个香港大展的主导动机。跟随着展览的动线,不同的新元素被加入进来,蔓延、连接,圆作为主导动机在其中得到发展并壮大,最终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在这张巨网里,我们更多地关注到草间的内在世界的变化,曾经的茫然、恐惧和痛苦,慢慢地出现了光亮、重生和色彩。 香港的草间弥生大展,展现的不仅是作为“艺术家”的草间,更是作为一个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结的“普通人”的草间弥生。
Kinley Dong
🌔草间和她的波点 这是无限的波点,是洞察宇宙的视角,也是取消自身的途径。从1960年《太平洋》来看,这种以波点丈量世界的表达可以是平铺直叙的,保留具象的色彩以及波纹的流动。虽然无限延伸的网状不断分解世界、重构世界,但仍旧基于世界与自我的分离。这种分离仍旧解决不了理想的不可得和深陷的痛苦。 逐渐通过波点消弭万物的边界,这种融合的过程直接取消了矛盾本身。运用镜像模糊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是以更广阔的可能性打破边界。成为痛苦本身,抑或是没有自我的存在。 道家取消自身的根底来自于对万物本性的理解,类似斯宾诺莎获得“灵魂的和平”。我觉得以老子——庄子,道家哲学二、三阶段的线索去观看草间的消融,也很有意思。 🎭自画像 展览开头有草间一系列自画像,最爱最后那副《当我找到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喜悦》。和前期抽象画法/利用图像指代自身的表达相比,她找了具体的、完整的自我。背景仍旧是漆黑的,但黑暗之中有明亮的黄色点线。并不是零散的,而是含有规则和韵律,充满自身和黑暗之间。这或许是她最终在这个世界发见的,或许是从她本身溢出的爱和治愈吧。 🍄原本看过就过去了,但是草间真是令人难忘。大家当然不会惊讶某个艺术家说:Discovering Love Inside the heart(在心中找到爱)。而感知过她浓重的色彩,交给死亡、绝望和战争,如此破碎撕裂,就要为她重构以及治愈的发愿而感动。至少有一瞬间,我体验了她所说“一切之后”的平静。
展馆里的其他展览
附近的展览
附近的展馆
© 2015 - 2025 i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