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网站上宣布,将与安迪·沃霍尔博物馆(Andy Warhol Museum)合作,共同数字化安迪·沃霍尔的电影档案,让这些极少或从未被公开发行的电影得以与观众见面。
这些电影拍摄于1963-1972年,约有500部,是安迪·沃霍尔创造力最蓬勃时期的作品。整个数字化项目将在8月启动,首先对一千多卷16毫米电影胶片进行逐帧扫描,再把所得影像转化为2K的高分辨率格式(2048x1080像素),由于扫描过程需要精细化操作,完成所有工作预计需要数年时间,届时,这些数字化成品有望在大荧幕展映。
1962年,安迪·沃霍尔在纽约创立了个人工作室「工厂」(Factory),在那里拍摄了众多启迪其灵感的名媛、艺人等,如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 、地下丝绒主唱 Nico,还制作了一系列片名和内容都极为精简、单调的默片电影。
譬如在其首部电影《沉睡》(Sleep,1963)中,安迪·沃霍尔拍摄了诗人 John Giorno 长达六小时的睡眠状态,这种长时间拍摄某个静止物体的手法还出现在其1964年的《帝国大厦》(Empire)中,影片长达六个半小时,镜头一动不动地捕捉了夜晚的帝国大厦灯光明明灭灭的场景。
「反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几乎贯穿安迪·沃霍尔的所有实验电影。在短片合集《吻》(Kiss)中,沃霍尔安排每对演员表演三分钟接吻,以示对美国海斯法案的嘲讽(《海斯法案》颁布于1930年,禁止演员在电影中表演吻戏超过三秒钟);电影《吃》(Eat)记录了波普艺术家 Robert Indiana 吃蘑菇的四十五分钟;《理发》(Haircut)系列作品拍摄了摄影师 Billy Name 为他人理发的过程;《Blow Job》和《Hand Job》聚焦于一个性行为中的男性的面部表情。
那一时期,安迪·沃霍尔的「工厂」还聚集了大量艺术家、作家、音乐人和地下名人,他们有时也参演他的电影,如1965年的「工厂日记系列」,就出现了摇滚音乐人 David Bowie、Mick Jagger 和时装设计师 Yves San Laurent 等人的身影。1966年,在长期尝试前卫艺术片后,安迪·沃霍尔终于制作了一部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影——《雀西女郎》(Chelsea Girls),影片以雀西旅馆为背景,带领观众窥视安迪·沃霍尔周围的艺文圈生活,主题涉及药物、死亡、性欲、同性恋、异装癖等边缘问题,成为60年代最具争议的地下电影之一。
安迪·沃霍尔与滚石乐队主唱 Mick Jagger
安迪·沃霍尔与地下丝绒乐队,左一为地下丝绒主唱 Nico
安迪·沃霍尔拍摄伊迪·塞奇威克前测光,1965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