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m top
Jun 20, 2023 | 回顾 · 拍卖

「中国嘉德2023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中国书画拍卖 TOP 20

成交价最高拍品1.91亿港元
撰稿 X Jo 编辑 X Lancelot / 2023-06-20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6月15日正式落幕,总成交额达26.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3%,创下近五年以来春拍最佳纪录。本次春拍时值中国嘉德成立30周年,共设45个专场,超过5600件艺术品上拍,41件艺术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创下超过20项拍卖成交纪录

中国书画」系列拍场总成交额达12.55亿人民币,成交率达86.2%,创五年来的春拍最好成绩。古代书画以吴湖帆旧藏《画中九友》集册为瞩目核心,经过藏家的热烈角逐以1.91亿港币成交,创本次嘉德春拍最高成交纪录。近现代书画15件珍品成交价超千万,其中傅抱石平生杰作《云台山记图卷》以9200万人民币成交,拔得头筹;吴冠中巨幅《丰收》7820万人民币成交,亦添精彩。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4.45亿人民币,共有9件拍品成交价破千万。「当代艺术夜场」和「二十世纪艺术夜场」中坚力量夯实稳定,吴冠中《彩面朝天》和陈逸飞《长笛手之二》均以2875万成交领衔。「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成交活跃有力,诞生了超20个艺术家的作品拍卖新纪录,成交总额首次破亿。

「中国书画」



TOP 1 · 董其昌、王时敏、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邵弥《画中九友册九种册页九本》


成交价:1.9113亿港元
亮点:中国书画收藏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极致契合



明末清初,水墨、设色纸本、水墨绫本,36.5×24.7cm

画中九友」指董其昌、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李流芳、王时敏、王鉴等九位文人画家,他们均以南宗清幽淡远之风为正脉,在明末清初画坛占主导地位。他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成为三百年来各路赏鉴家争相藏弆的珍品,「画中九友」更成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专题,但清初以来,能达成宿愿者极少。

这组《画中九友集册》由著名鉴藏家吴湖帆历时十五年搜罗而成,九美毕集,当为已知公私收藏之仅见。画册不仅集合了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的精品,又有张学曾、邵弥、杨文骢、程嘉燧难得的几本册页,直观且较全面地呈现「画中九友」这一重要团体的风格与面貌;同时吴湖帆亲自对册页统一装池,将书法、绘画、篆刻这些元素全部融合其中,成就了其梅景书屋藏品独有的风格。因而这一画册堪称中国书画收藏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极致契合

TOP 2 · 傅抱石《云台山记图卷》


成交价:9200万人民币
亮点:傅抱石山水画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1942年,手卷,水墨纸本,画:28.4×163.9 cm,跋:33.3×240 cm

此作由傅抱石根据著名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一文绘成,画作以淡墨轻染远山,以大笔涂抹近山和坡石,并作精心的点染和皴擦,山间云雾缭绕,楼阁隐现,树木斜出,景色苍茫壮阔,古淡典雅而又气势沉雄,充满着和谐清新的气息。

傅抱石曾先后三次作《云台山记图》,在此过程中,他开始由学习石涛绘画逐渐走向自我,实现了绘画语言上的一次全新变革和审美观念上的一个彻底转折。此次拍卖的为第三幅《云台山记图》,此卷水墨与皴法融为一体,皴擦点染同时并用,墨汁淋漓,整体画面浑融一体,可视为「抱石皴」的前奏,是见证傅抱石山水画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这幅画作长期由傅家珍藏,本次首度公开市场亮相以9200万人民币成交,拔得近现代书画头筹

TOP 3 · 吴冠中《丰收》


成交价:7820万人民币
亮点:吴冠中寓抽象于具象的典范之作



1998年,镜心,设色纸本,143×364.5 cm

世纪之交的吴冠中在油彩与墨彩,具象与抽象之间进入一种游刃有余的自由之境。本幅《丰收》创作于1998年,画作以宽荧幕式的构图,让高粱列阵似地排开,挺拔垂直的杆和沉甸甸的「头」构成了画面的「中流砥柱」,翻飞的叶片仿佛在吟唱丰收的欢歌,线与面、艳黑与色彩强烈碰撞塑造出的形式美。

TOP 4 · 张即之《楷书卷》


成交价:6900万人民币
亮点:仅见流转的书史经典



南宋,手卷,水墨纸本,书法:34.2×60 cm,跋1:34.2×269 cm,跋2:34.2×40 cm

张即之(1186-1263)与陆游、朱熹、范成大合称书史「南宋四家」,尤以楷书写经和大字榜书闻名,成为「笔法授受有传」且书艺风格鲜明的代表人物,被《宋史》称赞为「以能书闻天下」。

本次上拍的《楷书卷》为张即之手书《华严经》墨迹残卷,原为明代内府旧藏,与故宫博物院藏《华严经卷第五》本属同一册,文字内容也可接续,珍品身份毫无疑问,堪称书史经典中的「经典」。

该卷经纸质地细密,施以乌丝界格,书写法度谨严,字字精美,历经名家保藏,品相尤佳。本卷可能是现存张即之《华严经》墨迹中较早的一种,对于考察他的写经书法和艺术创调具有重要价值

TOP 5 · 齐白石《老舍旧藏花虫人物册》


成交价:5520万人民币
亮点:大写意笔法画成,齐白石与老舍的友情见证



1945年,册页(十二开),水墨纸本、设色纸本,画:29.5×29.5 cm,字:28×28.5 cm

老舍喜与艺术家交往,尤其与齐白石关系最为密切,并且收藏了齐白石的诸多作品。这套老舍旧藏《花虫人物册》计十二开,分写葫芦蚱蜢、南瓜蜻蜓、白玉兰、蓝牵牛、莲蓬蜻蜓、梅花小鸟、双清白菜、芬芳粉蝶、芋头两只、巧怪葫芦、无量寿佛以及不越前横草的一双鹌鹑,均以大写意笔法画成,天真烂漫,生机盎然。齐白石自谓「得者如平泉庄之木石,子子孙孙不得与人」,足堪珍视。

这套画册2014年嘉德春拍时征自老舍胡絜青画库,以4197万人民币成交。此次逾9年再度上拍,热度不减,以5520万人民币成交,为此次春拍中最高价的齐白石画作

TOP 6 · 张大千《小鹤卿》


成交价:4715万人民币
亮点:四十年首次亮相拍场



1960年,立轴,水墨纸本,62×42.5 cm

小鹤卿为川剧名旦,三十年代扬名艺坛,1939年结识张大千,他们既有同乡之谊,又为艺坛知音,遂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60年2月,大千在巴西定居时因观看电影《白蛇传》,回忆起当年在成都与友人小鹤卿《断桥相会》的情景,遂以小鹤卿当年舞台艺术形象为蓝本作此画。

此幅水墨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充满了川剧的韵味。画中的小鹤卿,手持一帕,凤目顾盼,峨眉传情,似在偷看许仙,又似不胜凉风般的娇羞,风华万千,堪称一帧独具蒙娜丽莎迷人气质的中国水墨。

《小鹤卿》的拍卖过程尤为跌宕,众买家展开激烈较量,出价次数高达66次,历时23分钟后以4715万元成交,超过估价逾4倍

TOP 7 · 齐白石《吉顺如意图》


成交价:4140万人民币
亮点:极为稀见的齐白石成熟时期之壮笔



立轴,设色纸本,179×65 cm

这幅《吉顺如意图》写6只雄鸡,一丛淡菊将画面分为上下两个空间,雄鸡则按上一下五的组合置于两个空间之中,呈现出极佳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六只雄鸡或敛羽远望、或相互对视,体态灵活,形神皆备。全画用笔雄肆劲健,色墨淋漓,尤其长长的尾羽,出笔爽利,力透纸背,最显功力,是极为稀见的齐白石成熟时期之壮笔

此画曾汇刊于诸多重要出版之中,逾30年来首次出现于公开市场,成近现代书画部分最大黑马。画作从550万元起拍后迅速跨越千万元大关,随即一路攀升,最后以3600万元落槌,计入佣金4140万人民币成交。

TOP 8 · 张大千《黄山十二胜景》


成交价:3450万人民币
亮点:张大千晚年对故国的深情回望



1963年,册页(十二开),水墨纸本,26.5×23 cm

《黄山十二胜景》册页创作于张大千定居巴西时期,引观者踏上一场引人入胜的黄山之旅——自新安江七里泷、严滩,入汤口,朱砂泉冷冷珠玑,人字瀑匹练寒光;险绝之处,至天都鲫鱼背、文殊院、莲蕊峰;峰回路转,到西澥门排云亭万壑松风,清凉台上数朵峰峦,远处云门、剪刀峰遥天突兀。十二胜景了然于胸,图文并茂,体现张大千晚年对故国的深情回望

TOP 9 · 黄宾虹《致袁灿辉山水卷》


成交价:2587.5万人民币
亮点:黄宾虹晚年「内美」代表作



1952年,手卷,设色纸本,29.5×304 cm

黄宾虹看来,绘画之美有内外之分,「外美」只讲外表整齐好看,「内美」则在骨子里求精神的美,涵而不露,意味深长。1952年,年已89岁的黄宾虹受目疾影响日渐严重,而他认为这却并非创作的阻碍,反而开创了艺术创作的新天地,毫端纸面的摸索,省去了外美刻画的羁绊,更能直达「内美」的核心

此件《致袁灿辉山水卷》即是完成于1952年,在此刻黄宾虹的笔下,他总结提出的「五笔七墨」的作画技巧已达娴熟之境。展卷首先寓目的一叶轻舟,似有相谈的主仆二人,徜徉山水之间,宿墨营造出的山林蓊郁,行进期间,领略到的即是正午阳光下的阴翳,似暗则明,耐人寻味。此卷引人入胜之处,更在设色:赭分浓淡,青、绿并用,相辅墨色,更见色彩斑斓,高古之趣满纸。

TOP 10 · 齐白石《赠徐悲鸿英雄高立图》


成交价:2415万人民币
亮点:徐悲鸿、齐白石之交的珍贵见证



立轴,设色纸本,290.5×35.5 cm

徐悲鸿与齐白石大约订交于1928年,是年11月25日,徐悲鸿北上正式接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之职,上任后曾三访齐白石,聘请他担任艺术学院国画教授,并对齐白石的画作予以极高的评价,两人遂成莫逆。徐悲鸿为推广齐白石艺术倾尽心血,而齐白石不止一次对人言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友谊十分深厚。

齐白石缘情寄物,笔下翎毛花卉无不具有英雄独立、卓尔不群之势,而对气宇轩昂的「鹰」之描绘,无疑寓意最高。齐白石常以鹰赠知己,映射受赠人坚忍不拔的人格,气壮山河、巍巍于天地的精神。在结识徐悲鸿后,齐白石遴选此件尺幅壮阔的松鹰图赠与徐,并题「法家论定」,足见他对这份友谊的重视,以及对徐的欣赏之情

这幅画作高近3米,幅近10尺,古寿青松贯穿全画,健拔苍劲,松顶一只雄鹰傲然独立,目光炯炯,坚毅而极富朝气。齐白石以深浅不同的水墨点厾写翅、尾、腹、头处的鹰羽,表现出背部羽毛蓬松丰满的质感,尽显苍劲雄健之感;鹰喙、鹰爪以焦墨勾勒,弯曲的趾爪十分有力。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TOP 1 · 吴冠中《彩面朝天》


成交价:2875万人民币
亮点:吴冠中晚年极难得的大尺幅油画



1998年,布面油画,100×80 cm

本季春拍以豪华阵容推出「吴冠中艺术特别专题」,7件作品斩获6313.5万元成交总额,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压轴出场的《彩面朝天》作为吴冠中晚年极难得的大尺幅油画,以2875万人民币成交,领衔「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这幅作品完成于1998年,是吴冠中最后一次油画野外写生的成果。画作以俯视角,从近处将一片混沌向远处的山花烂漫铺展而开,萌动的春意呼之欲出:天蓝、雪白、猩红、嫩黄缤纷斑斓,争奇斗艳,跃动的笔触间如看到花草随风摆动,生机蓬勃,展现画家对生活无尽的爱恋和炽热的情感

《彩面朝天》高1m,宽0.8m,大尺幅充分显示了吴冠中在1990年代后期艺术上的自信和创新精神,他在缤纷彩点、灵动线条与疏密有致的不同组合间,全面性地驾驭整体画面,创造出韵律、生命力及视觉张力。本作于平静灿烂中撼人心魄,无论从精神属性、艺术造诣还是尺幅气度来看,都堪称吴冠中笔下至情至性的杰作

TOP 2 · 陈逸飞《长笛手之二》


成交价:2875万人民币
亮点:陈逸飞新古典主义代表



1991年,布面油画,150×120 cm

陈逸飞于1980年代后期开启「音乐家」系列,以优雅的西方女性音乐家为主角,展现如古典音乐般深沉而又细致入微的东方浪漫主义情调。《长笛手之二》是「音乐家」系列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艺术家在前作《长笛手》的基础上,省去乐谱架的描绘,将画面中心完全聚焦在女音乐家主体,构图简洁深邃,造型和色彩的传达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反映出陈逸飞对永恒与完美的极致追求

TOP 3 · 周春芽《像玉一样的太湖石》


成交价:2530万人民币
亮点:饱满精熟的周春芽山石系列代表作



1999年,布面油画,200×150 cm

周春芽「太湖石」系列源于其对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文人石题材的深入研究。他认为:「太湖石以其历史感、坚硬、浑厚、复杂、恐怖、血腥和优美为一体,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体」。

这幅《像玉一样的太湖石》作于1999年,为「太湖石」系列早期代表作。画作将中国传统笔墨意趣与德国新表现主义融会贯通,笔触恣意潇洒,颜料厚薄相间,采用了多层肌理的处理方式,营造出一块有生命力感的太湖石——既平凡又深刻,既坚硬又温和,反映出中国人对一种理想的性格和精神的想象。

TOP 4 · 赵无极《18.6.86》


成交价:2070万人民币
亮点:赵无极完美融合中西方精髓的代表之作



1986年,布面油画,97×130 cm

1980年代是赵无极艺术生涯的转折期,他不再将力量凝结于画面中心,改为采取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让结构分散于四周来巩固,赋予中心更多更开阔的空间感,并透过色彩与光线和谐或对比来表现出洋溢着音乐性的柔美韵律,终臻至催发出「无我」的内在状态。

本作运用了较为稀淡的油彩做大比例的涂刷晕染,营造出自由即兴且氤氲迷濛的视觉氛围。由浓而淡的墨色恣意晕染出峰林峭壁,细小短促的黑色笔触如同遇石飞溅而起的浪花,温暖的淡橘和淡粉色柔和地照映在峡谷上方,进而渐次淡柔地扩散到整个画面上。透过揉擦斑驳的痕迹,既探索了笔触与色彩在作品里的细微变化,也使得全作产生了更胜以往的空间感与时间的流动

TOP 5 · 刘野《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


成交价:2070万人民币
亮点:刘野与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的跨越时空对话



2003年,布面丙烯,120×80 cm

《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创作于2003年,融合刘野创作体系里的多个经典图像元素,不仅是他与蒙德里安及迪克·布鲁纳两位杰出艺术家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他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里程碑作品。

刘野的早期创作在色彩上常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这与蒙德里安常用的颜色产生连结。其中红色在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初期被大量运用,象征艺术家儿时的红色记忆。而从2003年开始,大面积的红色运用在刘野的创作中大量减少,预示艺术家朝向内在精神探索的深入发展。《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展现了艺术家这一重要转变,画面以静谧深沉的蓝色作为主调,以柔和的淡黄和皮肤黄作为搭配,红色仅少量点缀于男孩嘴唇和米菲兔的裙子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是米菲兔形象首次出现在刘野的作品中。刘野曾多次提到他对于米菲兔的喜爱,并说:「米菲最打动我的,是它的表情。」本作中不仅背景墙上贴有三张米菲画像,小男孩的眼睛、眉毛和嘴巴也被塑造为米菲的样子,形成一种看起来有点高兴,又有一点不高兴的复杂效果。

TOP 6 · 黄宇兴《九龙图》


成交价:2070万人民币
亮点:结合中国古典、西方色彩、东方意蕴的「大山水」系列扛鼎之作



2016至2020年,布面油画,200×400 cm

宽幅逾4米的《九龙图》黄宇兴耗时四年完成的巨制油画,灵感源于依附在历史建筑的九龙壁,以及自身三次参观不同地点的九龙壁之感知。黄宇兴在画中将九龙化意成九松,生长在融有自然灵性的山水天地间,展现崇高壮美的中国气象,而表现主义的手法、炫目的霓虹色调又注入时代性与演进性,揉合出此件带有中国古典、西方色彩兼具东方意蕴的「大山水」系列扛鼎之作

黄宇兴《九龙图》拍前估价为550万至850万人民币,最后以1800万人民币落槌,计入佣金为2070万人民币成交价,一举跃居「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专场冠军

TOP 7 · 张晓刚《血缘系列——大家庭第十三号》


成交价:1840万人民币
亮点:「血缘」系列中标志性的母子合影



1996年,布面油画,190×150 cm

作为张晓刚最成熟的艺术系列,「血缘——大家庭」系列以个人影像和家庭集体影像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出一部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史。这幅《血缘:大家庭13号》创作于1996年,为张晓刚「血缘」系列中标志性的母子合影,延续了该系列对历史、伦理关系的审视。

《血缘:大家庭13号》也呈现了彼时张晓刚对「血缘」系列语言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对母亲和孩子的肖像处理更加概念化,强调锐性而尖细的面部和鼻梁、凝神而呆滞的双眼甚至去性别化的面部特征;另一方面,进一步删除了像章、红领巾、军帽等意识形态化的视觉元素。这些都使人物形象具有某种克隆性和「超历史」的色彩,展示了艺术家审美风格的改变,试图客观地再现他对于摄影、绘画以及历史和民族的一种视觉性认知

TOP 8 · 吴冠中《红花宅院》


成交价:1150万人民币
亮点:吴冠中印尼写生难得大尺幅油画



1994年,布面油画,91.5×65.5 cm

1994年9月,吴冠中前往印度尼西亚访问和写生,创作出数量珍稀的油画,按吴冠中全集收录,合计仅十余幅,这幅《红花宅院》即是当中难得一见的大尺幅油画,见证了艺术家此段宝贵经历。

印尼色彩浓郁的自然风光与秀丽淡雅的江南水乡截然不同,激发起吴冠中新的的创作思路。这幅作品呈现富美丰饶的一处乡村小景,选用红花和椰树主导画面,构成强劲的红绿对比,使观者霎时即被画面对立而和谐的色彩构图所吸引,与画家一同感受绚丽的南洋风情。

TOP 9 · 吴冠中《巴黎喷泉》


成交价:1058万人民币
亮点:吴冠中重返巴黎写生代表作



1989年,布面油画,53.5×46 cm

1989年3月,吴冠中时隔近40年后重返巴黎写生。不同于留学巴黎时期对艺术的懵懂初开,此时的吴冠中对形式抽象美的研究早已从理论到实践都心手合一,因而他希望以「东方的眼和手」来完成一席吴式巴黎的风景,以东方的抽象写意美学观印证「油画民族化」的重任,实现对艺术史的致敬、对自我的挑战。这幅《巴黎喷泉》便是吴冠中重返巴黎时践行个人美学的绝佳例证

《巴黎喷泉》运用了大量的白色底,以及白色之上的浅灰、银灰来描绘建筑的结构,而这种灰的选择正是吴冠中将中国水墨融入西方油画过程的一个标志。在漂亮的灰调外,吴冠中以快捷的点画方式描绘红绿交错的招牌和街头穿梭的绚烂行人,交织细碎笔触的色点,令画面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达到了平衡,建构吴冠中回忆里的巴黎一隅。

TOP 10 · 王兴伟《无题(卖拐)》


成交价:943万人民币
亮点:王兴伟抽象探索时期的代表作



2010年,布面油画,301×398 cm

王兴伟中国当代观念绘画领域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创作融合学院派的形式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大传统以及对于西方当代风格的引用,呈现出一种具有舞台化、戏剧性效果的写实主义风格。2008年王兴伟从上海移居北京后,开始转向更抽象的创作,尝试将造型和色彩这些绘画语言当作表现对象本身。

创作于2010年的《无题(卖拐)》正是王兴伟这一创作阶段的代表作。这件作品以经典春晚小品「卖拐」为基础,采用巨大尺幅呈现如舞台般的场景,而人物则被简化为几何造型,通过色彩、夸张、变形构筑戏剧性趣味。如王兴伟自叙:「小品是用人物和肢体来表演,而我在画面里用形状建构一个戏剧,形状就是我的表演」。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 2015 - 2024 iMuseum.